织带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织带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公立医改革实现医疗资源的社会化-【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28 13:25:23 阅读: 来源:织带厂家

公立医改革:实现医疗资源的社会化

我国新医改三年多来取得的成就,体现在迅速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的全民覆盖,同时加强了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这与政府增加投入密不可分。在下一阶段的医改中,尽管政府投入仍要继续增加,但是改革的动力需要转向机制创新和体制改革。由于医药卫生体制内的问题在公立医院中都有存在,因此公立医院改革必将成为下一阶段医改的突破口和攻坚点。

目前一些主流的观点仍将公立医院中存在的问题简单地归因为政府投入不足,似乎只要政府扩大投入,就能够解决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问题、“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以药补医问题和医患矛盾等问题。不可否认,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即公立医院的收入必须主要依靠政府支持,才能够成为一个以提供公益性医疗服务为主的医疗机构,也就是说,只有以提供公益性医疗服务为主的医院才是名副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医院。但是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有必要和有可能将我国大多数医院办成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医院?

医疗服务并不都是公共产品

我国目前有两万多家医院,其中大约2/3是所谓的公立医院。而更准确衡量公立医院规模的指标是医院床位,即我们目前大约90%的医院床位在公立医院内。这表明我国目前的医疗服务业仍然是一个政府高度垄断的行业。如果这么多的医院是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医院的话,我们目前存在的许多问题将会消失(尽管会产生其他的问题)。

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医院必须提供免费或低于市场价格(和成本)的医疗服务。这样的医院必须并且只能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收入支持,而无需靠病人的支付来生存。但我们要问的是,政府财政是否有可能支持90%的医院床位?因为这需要政府财政收支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即增加税收,并将大量的财政收入用于养医院。即使我们目前的财政收入有可能支持这么多的医院,也还存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问题。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过一个像我国如此巨大规模的依靠财政养活的公立医院系统。如果我们的财力做不到的话,必然就会出现目前存在的名不符实的情况,即挂着公立医院的招牌,干着却不是公立医院的事情。我们目前的公立医院,从全国平均来看,大约只有10%的收入来自于政府,其余90%要依靠医院自己创收,即从医保的支付和病人直接付款中获得收入。这种收入结构与许多国家的民营非营利性医院一样。在这样的收入结构下,我们要求医院履行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医院的职能,只能是自欺欺人。因此,如果我们还希望保留一些名副其实的公立医院,就只能减少公立医院的数量,从而才有可能依靠政府财政支出将这些医院打造成真正的公立医院。

极力保持如此巨大规模的徒有虚名的公立医院,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一种错误认识有关,即认为医药卫生主要是一种公益性的行业。事实上,只有公共卫生才属于公共产品,即是一种人们必须共同使用的东西,在使用或消费上无法在使用者之间相互隔离开来。还有一些医疗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但因具有特定的人群,其本身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共产品,例如精神病治疗、传染病预防治疗、对社会贫困人口的救死扶伤。在这些医疗服务项目上,尽管在使用上可以分隔开来,但我们无法完全依靠病人的支付来得到补偿。这些病人的疾病如不得到解决,会对其他人产生身体上或精神上的影响。只有在上述这些领域内,我们才有理由要求政府来支付。

朝“真正意义”迈进

根据以上分析,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医院只应当限于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向贫困和特殊人群提供免费或低价服务的医院。这些医院的收入主要依靠政府财政以及医保的支付,而不是从病人那里得到支付。在新医改开始时,我们曾经争论,政府的支出是应当主要投入需方(病人或医保)还是投入供方(医疗机构)。现在看来,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医院来说,政府支出直接投给医院将会更加有效,而无需经过病人或医保之手进行转交。

鉴于我国还有许多经济不发达地区,包括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因此我们可将目前1/2的公立医院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医院。

考虑到我国目前法制建设和政府监管能力的现状,笔者并不主张将现有的一半公立医院马上进行所有制上的改变,即转变为民营非营利性医院。更为稳妥的办法是,在保留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的改革,将人、财、物经营管理权下放给医院本身,同时取消这些医院的事业编制,让医院享有充分的用人权和收入分配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将使这些医院在本质上获得与民营非营利性医院一样的权利,即主要依靠自己创收来生存和发展。在必要的情况下,政府可

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向这些医院购买公益性服务。

为了避免概念上的混乱,笔者建议只允许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医院保留公立医院的名称,而将那些实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公立医院和民营非营利性医院一起称为社会医院,将那些民营营利性医院称为民营医院。社会医院享有完全的经营自主权,尽管其所有权可以在名义上属于国有,但在事实上其所有权属于整个社会,而不属于某一个政府部门或任何个人。其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于医保和病人,政府也可以提供一些支持和购买服务。社会医院享有免税的待遇,但是必须向社会提供一些相应的公益性服务。任何个人和团体不能分享社会医院的利润,而其赢利只能用于医院本身的生存和发展。

笔者认为,一个合理的布局是社会医院将来能够占到我国所有医院的50%,而公立医院大约占30%,民营医院占20%。社会医院的优越性在于,能够真正实现医疗资源的社会化:其收入来自社会,其赢利用于社会。医疗资源社会化的最重要表现还在于,社会医院需要在医院与医生的关系上进行改革,除了保留部分住院医生外,将大部分医生和门诊服务分离出去。这样,医院与医生的关系就成为一种弹性的签约合同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关系下,医生在医院之间弹性流动,医生资源变成社会化,不属于某一家医院垄断。与此同时,医院本身的医疗设备也实现了社会化,可以让许多独立的签约医生使用。

综上,公立医院改革的出路和途径在于实现医疗资源的社会化。

(作者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

微博互动

中新:经济学理论可以证明,纯粹的公立医院存在的问题与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相似,只不过在医疗费用完全由政府承担的时代,人们不会注意到这一点。进行医改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财政无法承担公立医疗机构低效率运行之累。但当前的医疗服务体系貌似偏向了商业化,而非市场化。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方向不是国家化,也不完全是市场化,更不应该是商业化。正确的方向应该是社会化。

茗茗:公益性服务未必一定要由政府提供。社会自身就可以为自己提供公益性服务。我们可以设想,假如政府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会有一些民间慈善机构创办公益性医院,为某些群体提供免费或低价服务。问题在于,目前政府对于民间从事慈善公益事业尚限制多多。

米兰花开:医疗资源社会化的一种实现方式是市场化,即私人、民营企业进入医疗服务市场,以及将部分公立医院改制成为民营医院。除了鼓励社会资本开设普通医疗机构之外,政府应当鼓励医生个人或合伙在城市、乡村和社区开办私人诊所,为民众提供家门口的基本医疗服务。

经纬小天:可考虑的一种方法是:为目前的公立医院设立一个社会化的控制机制,即每家医院设立一个理事会,其成员除包括医疗相关人员外,还应包括其所服务社会的普通民众代表、律师或学者,由他们对医院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并与政府主管部门共同负责遴选医院管理层。

吉安订制工作服

郴州订做西服

恩施西装订制

池州工服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