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带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织带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资讯】山东莱芜市整合打造板块型现代农业桔梗

发布时间:2020-10-17 17:49:04 阅读: 来源:织带厂家

在山东,莱芜是一个“小而特”的地级市,仅有人口126万、耕地103万亩。然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2009年莱芜以占山东不足1%的耕地,创造了占山东13%、占全国3.25%的农产品出口额,出口增幅121.9%;今年1~4月农产品出口14130万美元,同比增长105.9%。  6月中旬,记者调查发现:莱芜农产出口逆势增长,是发展“板块型”现代农业的结果。对此,莱芜市委书记于建成的认识颇显理性:“莱芜运用‘板块经济’理念,通过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整合区域性农业优势资源,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整合区域性农业优势资源,引导农业要素集聚,推进“飞地经济”发展,培植“板块型”现代农业基础  莱芜山丘多,平原少,人均耕地不足0.8亩,发展农业的条件并不优越。然而,于建成认为:“虽然莱芜地处泰沂山区,自然条件差别较大,很难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但是只要转变发展方式,引导农业资金、技术等资源向优势区域集聚,就能创造发展优势,形成特色现代农业。”  谈起农业优势,莱芜农业局局长陶务瑞说:“莱芜中西部属山前冲积平原,土、气、水等适合姜蒜生长,种植姜蒜已有2000多年历史,这里的生姜‘色泽金黄、丝少肉细、辛辣味浓、营养较高’,被誉为‘中国生姜之乡’。”  基于这些,莱芜根据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国际化营销的“板块型”农业发展思路,打破行政界限,统筹规划配置,整合中西部6个乡镇、33万亩耕地,重点打造了“姜蒜产业板块”。  然而,打造了“姜蒜产业板块”,必须实行农业规模化,拥有发展土地空间,但是现行“分级吃饭”财政体制要求乡镇必须发展工业,否则镇村运转都会面临困难。  莱芜市市长马平昌说:“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既保证农业发展空间,又解决财政难题,莱芜发展了‘飞地经济’”,就是引导优势资源向优势区域集聚,引导农业乡镇工业项目向城区工业园区集聚;“飞地企业”形成的财政收入,70%归乡镇,30%归园区。这样,既能引导农业乡镇异地发展工业项目,又能腾出农业发展土地。  羊里镇镇长莫哲介绍,根据“飞地经济”发展方式,羊里镇把不适宜发展的12个工业项目,安排到了莱城工业区,腾出土地发展姜蒜企业,目前已吸引了124家姜蒜储藏加工企业,建设恒温库168座;去年,农产品出口近1亿美元,财政收入达1.3亿元。  如今,莱芜按照“板块型”发展思路,在平原地区已发展姜蒜基地30多万亩,年产姜蒜50万吨;在山区,发展了12万亩花椒、11万亩蜜桃、3.5万亩丹参和2万亩黄烟;在8个乡镇360多个村庄,集中发展了“莱芜黑猪”和兔业。  加快农村“两股两建”产权改革,促进农业要素聚合,推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实现农村资产资源增值  在雪野镇黑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军对记者说:“黑山是一个241户、630人的山村。2009年9月经村民讨论同意,进行了土地承包权股权化改革。”黑山将每0.7亩土地承包权折算为1股,将全村405亩土地折算为579份个人股,将115亩集体林木折算为164份集体股,成立了“莱芜市雪野镇黑山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将土地经营权按每年每股600元,转包给山东丰远集团进行农林开发,土地收益由合作社和企业按7∶3分成。  黑山村股权化改革仅是莱芜“两股两建”改革的一个缩影。2009年,莱芜从城乡一体化、发展现代农业与农村产权改革的大局出发,总结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经验,进行农村产权“两股两建”改革。  莱芜市委农工办主任陈爱民说,所谓“两股”: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就是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赋予价值,量化为股权,股权可以入股入社,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数量化、价值化和有偿化。二是集体资产股份化,就是根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农龄等因素,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收益分配到人,股随人走。  所谓“两建”:一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成立农业合作社、股份公司等经济组织,对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户入股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合作组织可以跨村、跨镇、跨区设立。二是建立城乡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对村庄改造复垦的耕地,每亩财政奖励10万元。复垦土地由村里耕种,腾挪土地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土地流转中心公开拍卖,所得收益全部用于“三农”。  目前,莱芜已流转耕地19.9万亩、林地50.4万亩;发展合作社370多家,八成村庄完成了资产股权化改革。  通过农业龙头企业,主导市场农业走向,掌握农业标准“话语权”,实施标准化生产,强壮“板块型”现代农业筋骨  在莱芜万兴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柳建增告诉记者,万兴公司是一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从2006年开始租赁了3个镇、6个村、830多农户的土地,建立了5300亩标准化姜蒜基地,2009年出口7963万美元,位居全国生姜出口第一;农民转租土地每亩可获得600元租金,在基地打工1年可获得8000元工资;村集体负责协调服务,可获得每亩100元组织费。  采访中,莱芜市副市长张作平说:“虽然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都是市场主体,但对市场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龙头企业是市场农业的中坚力量,能够主导市场走向、组织带领农户、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增值空间,所以莱芜下大力气抓了龙头企业。”  基于此,2007年以来莱芜规划建设了“姜蒜产业园”。吸引了280家姜蒜储藏企业,建设恒温库240座;加工企业320家,年加工能力100万吨;建设了“中国北方生姜大蒜花椒产品交易中心”,现已成为“全国重点农产品市场”,形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姜蒜现货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形成中心和电子交易中心”。  为了解决龙头企业资金困难,政府投入1亿元,融资1.87亿元,成立了“莱芜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变拨为贷,向40多家龙头企业发放贷款8.7亿元。引导有实力的企业组建了4家小额贷款公司,为龙头企业提供融资,去年以来发放贷款达13.2亿元。  莱芜商务局局长孟广占认为:“出口农产品是龙头企业按照标准生产出来的。”莱芜依托150多家龙头企业,建设了30多万亩标准化基地。“有机生姜标准化种植基地”被亚洲食品安全控制协会命名为“食品卫生安全控制示范园”。  针对国外“绿色壁垒”,莱芜在国内率先制定《生姜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涵盖了生姜生产“四大类300多项”操作规程,比欧美GAP多了30项;为了掌握标准“话语权”,设立了400万元专项资金,激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了9个国标和15个省标。

ib考试

ib数学辅导

ap和ib课程的区别

alevel报考